電影《分居風暴》雖只是小成本製作,拍的只是一個家庭的離婚議題,卻能拿下多項大獎,最大的原因是它有一個結構工穩、層次分明的傑出劇本。從人物結構上來說,是兩個不同階級的家庭,各有需要照顧卻被犧牲的老幼:僱主方是納德與希敏兩夫妻、十一歲的女兒特梅、以及納德失智的老爹; 受僱方是嚴守回教戒律的羅芝、她失業的丈夫、四歲的女兒索瑪耶,以及羅芝腹中四個半月的胎兒。後來老爹和胎兒因為各種原因陰錯陽差而各被犧牲了,於是釀起了兩個家庭激烈的風暴。

 

        從議題層次上來說,本劇涵蓋了性別、階級、親情、國家……各種層次,而從每一個層次來看,人物都有其得人同情的可憐之處。從性別的層次上來說,電影中看不到國家提供了什麼失智老人的長期照顧服務,只能依賴家庭中的子媳來負責,雖然電影一開始希敏就出走了,但從丈夫女兒什麼家事也不會、以及老人口中一直叫喚「希敏」的狀況,可以想見平日希敏的辛苦。而希敏又顯然是受過良好教育、在公領域有工作和收入、自行開車並抽煙、懂得爭取自身權益的西化現代女性,當然希望能以自身的社經優勢聘僱他人來照顧公公,舉家移民美國、給女兒最好的教育,而不是在日復一日徒勞無功的長照及家務中被消耗殆盡。因此能夠責備希敏為了移民而離家出走嗎? 導演讓我們看到了希敏的無奈。

    而從階級的角度來看,貧民出身且身為女性的羅芝顯然最為可憐。懷有四個半月身孕還必須為了幫丈夫還債,而到納德家做繁重的長照及家務工作。而羅芝的丈夫雖然在片中是無業、粗魯、暴躁的,但不能說他就沒有愛孩子的心,片中可看到他非常氣憤被污名為會對妻子施暴的男人(雖然電影中也暗示他不無可能會家暴)。而在法庭上他就像個誤入叢林的小白兔,不能懂得各種運作規則及理性辯白,以致逐漸居於劣勢而必須鋌而走險、想以叢林法則逼迫納德付錢。沒有各種金錢、人際網絡及文化資本,只能不斷處於被壓迫的劣勢,這個無產階級家庭也令人深切同情,而難以責備羅芝及她的丈夫。

       從親情的角度來看,性別及階級都處於優勢的納德,卻是其中最令人同情的角色。片頭希敏在法庭上質問他:「你爸連你都不認得了,誰來照顧他還不是一樣?」納德反駁:「我認得他是我爸就好。」一語點出親情在納德心中的地位,是居於各種層面之上的。他一邊照顧爸爸一邊無助痛哭的畫面,也令人深切同情,故而似乎也不能責備他為了維護爸爸,憤而推了羅芝一把、並在法庭上說謊。女兒特梅對父母雙方的親情,也令人動容,她是父母分居的無辜受害者,為了維護家庭而不惜在法庭上幫爸爸圓謊,事後坐在車上不斷流淚,童年的純真就此破滅,這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片尾法官問特梅在父母離婚後決定跟著哪一方,特梅流淚不已一直說她決定好了,卻遲遲開不了口說要跟哪一方,這一段也讓人感傷。每個人物都對親情非常重視,卻難以保全。

        國家的層次在片中隱而不顯,但仔細尋繹仍可見出導演的批判。片中呈現的是國家機器對人民的無情,對家庭既沒有任何社會福利支持、法庭上也見不到體恤和尊重。片頭法官問希敏的一句話,相當有諷剌意味:「夫人,難道留在這個國家的其他孩童都沒前途了嗎?」希敏說:「我想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法官問:「什麼環境?夫人,什麼是更好的環境?」雖然人物就因為爭吵而跳過去了,但這一段對話卻很令人玩味。什麼樣的國家使得希敏寧願付出大把金錢心力、家庭破碎也要移民? 長照議題只是每個家庭需自行承擔的小事嗎? 如果國家能提供良好的教育、經濟環境,以及社會福利支持,還會令人腳底抹油、有機會就要離開嗎?但這控訴埋得十分深沉,使得全片深刻有力。
 
         《分居風暴》從人民最貼身的小事出發,卻像鑽石一般在各個層面都熠熠生輝、敘事乾淨結構工穩、每個轉折都推翻觀眾之前的猜想,卻又合情合理,無怪能勇奪全球四十餘項大獎,全然是實至名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子霈 的頭像
    楊子霈

    母親進行式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