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日日──(6)担担麵與油拌麵的對決

  IMG_20190809_061701_264.jpg我們全家都是拉麵控,來東京當然想嘗試看看各種拉麵店。我們所住的新宿西口因為離東京都廳近,有許多給上班族吃的立食店和拉麵店,選擇多樣又便宜,所以就吃了幾頓拉麵。

日本拉麵不像台灣拉麵那麼富麗堂皇又價昂,而是被定位成平價、放鬆、獨享的B級美食,而且以男性食客居多(日本飲食店的性別分野不知為何很清楚,牛丼店也多半是男性食客,茶泡飯店則多是女性食客)。

      所以點餐往往是先在自動販賣機買票後交給老闆,或是按平板電腦點餐,總之,都不需要和人接觸。而且座位都很小,「一蘭拉麵」是一人一個小座位,和鄰座有隔板分隔,前面有門簾和廚房相隔;我們第一天去的新宿小麵店則是兩邊都是一人座的長條桌,只有中間有兩張共食桌,來吃的都是男性上班族,大家安靜無聲吃麵,只有我們家這桌有說話聲,連小孩都立刻感受到自己是很突兀的存在,而不自覺降低音量。

       然後東京因為德川幕府時代是武士和勞動階級匯聚的地方,吃重口味,湯頭都比較鹹,而且麵條煮得比較硬。我個人很喜歡擔擔麵,實際吃到也滿好吃的,辛辣赤紅帶點花生風味的湯頭裡,配上豬絞肉、蔬菜和蔥花,入口辛香濃郁,只是鹹了點。後來在新宿西口發現一家「東京油組總本店」,根據作家張維中的文章,是「油拌麵」的名店。「油拌麵」是1950年代從一橋大學和亞細亞大學的學生食堂及學生街拉麵店裡發展出來的,很具東京特色的麵,不過拖著一家老小不便進去(小孩不能接受又辣又鹹的口味),後來我就在別的拉麵店點了「抽拌麵(あぶらそば)」來吃吃看。

  油拌麵有點像台灣的乾麵,沒有湯,以麻油和醬油為基底,加上筍乾、蔥花、叉燒等一般拉麵的料,再依自己的喜好灑上辣油或醋,再加上一粒半熟蛋,拌著吃。我還加點了一份辣菜乾,菜切得極細,單吃是極度酸辣,但和油拌麵搭配就十分合適,就像台灣牛肉麵配酸菜是絕配那樣。我跟老公討論,為何油拌麵沒有被大量引進台灣?我們胡亂猜想,或許是跟台灣乾麵的口味太像了不太有異國風情,不像有湯的拉麵,濃郁的湯頭就是很大的區隔。

DSC_0452.JPG  

       總之,觀察日本豐富的麵食文化相當有趣,有拉麵、沾麵、擔擔麵、油拌麵、蕎麥麵、長崎強棒麵等各種類型的麵,各地的拉麵口味也很不同,以辣口味的麵來說,擔擔麵和油拌麵,我覺得好吃度是不分軒輊的。

       只有一種麵讓我很難接受,就是「冷擔擔麵」,東京街頭非常流行,夏天他們習慣吃冷麵,比如冷素麵,然後把所有來自外國文化的麵也一律改成冷吃,如冷擔擔麵、冷河粉……令我這樣習慣溫熱食物的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而徹底被打敗、落荒而逃。台日之間熱食與冷食文化的味覺藩籬,或許可能比任何藩籬都堅不可摧?

 

張維中〈東京油組総本店:油拌麵,象徵東京麵食文化的新代表〉
https://weizhongzhang.com/2017/03/05/aburasoba/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子霈 的頭像
    楊子霈

    母親進行式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