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那些課堂上沒說的事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文學、影劇中的性別與愛情」多元選修課給學生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後,我給她們分組討論,並用投影片介紹了原著及其所探討的議題。《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本具有爆炸性影響力的書。在韓國的銷量突破120萬冊,被韓國書店聯合會評選爲2017年最佳小說,改編電影上映兩周便拿下1900萬美元國內票房。原著也比電影要犀利殘酷太多,電影版柔和、修飾了許多部分,電影裡金智英身邊的所有男性變得都很能自我修正、具備可塑性,精神科醫師也從堅持父權思想的男性改成溫煦的女性,而原著中殆同書鈔的社會數據引用在電影中則消失,改以優美的畫面、意象來取代。有些人覺得電影的批判精神不夠,完全美化了殘酷現實,但商業電影作為大眾傳媒,影響力更普及,是有責任予觀眾一些人生希望的,所以電影這樣改編,我覺得也無可厚非,也更便於給高中學生看。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停課期間約了高三人社班學生上線,講了一場非升學性的文學演講「說自己的生命故事--如何在散文中述說自己」,我想測試一下遠距線上教學的感覺,因為之後有一些線上的演講邀約,而且也一段時間沒看到她們,想了解一下她們過得如何。這一班申請入學考上的人很多,對文學有才華和興趣的的人也多,會比較願意聽講。結果在約定時間開始前十分鐘,都只有我一個人在線上會議室,心裡不免嘀咕:「可能等下會沒人來吧?枉費我還化了妝。因為跟學生說自由參加,或許沒人想額外花時間聽跟升學和成績無關的講座?」但一方面,我又始終相信,以她們班的特質,絕對不是這樣功利的。果然時間一到,學生一一登入,居然來了十幾人。請她們開鏡頭和麥克風說說近況,見到面,大家很開心,當然也有些人自覺儀容不端,不想開鏡頭示人(),大家很久不見好像都有點害羞,打完招呼後也就紛紛關了鏡頭。

然後我就對著看不到表情的十幾個帳號開始講,感覺很奇妙,因為我是社交性很強的老師,無法長久自說自話,覺得教學最大的樂趣就是與人的互動,和彼此即興的激盪,但那必須仰賴大量的「非語言訊息」,比如對方的眼神、表情、聲音、肢體語言,才能讓我做出相應的調整與互動。而線上教學,這些訊息都沒有了,使我像夜裡沒有羅盤和各種設備輔助的航海者,在黯黑的靜寂中憑原始的平衡感航行。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jpg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0105-2.jpg

標題有點聳動(笑),其實在組織中保持沉默未必是豎仔,只要有自覺知道自己在服從的是什麼,盡可能在自己可調度的空間內予以改善就還好。下此標題只是想紀錄一下,看完「墨攻」電影後,我跟學生的剛好有討論到「組織與個人」的議題。看完「墨攻」電影後我設計了以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再讓每組抽題出來回答。我要非常感謝我的人社班學生,在沒有分數評比、也跟月考無關的情況下,她們還願意認真思考這些問題。我也曾經在討論課設計過評分單分組互評,但終究,我傾向沒有任何外部制約。到了高中階段,人應該要學會不受外部評比獎勵也能持續不懈、獨立思考、說自己想說的話。而且沒有外部制約讓學生比較能暢所欲言,當然,這種方式限於程度好的學生啦!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470_mh1561247017306 (1).jpg最近身陷期末地獄中,趕課之餘,還要寫一班近四十人的導師評語、記功敘獎、改學生最後一篇週記(也是近四十本)、計算三個班近一百二十人的平時及作文成績、找暑假訓練語文競賽選手的題目……當然,最可怕的還是自己給自己挖的坑: 要改期初讓學生做的一百二十多份報告,每一份都三、四十頁,學生掏心掏肺寫的難以草草改過。其實國文老師出太多作業,期末挖坑給自己跳這種事屢見不鮮,我看我的同事們也多半身陷一座座高聳的作業山中,難以翻身。國文老們常常是一群對學生語文程度想不開也看不開的人(笑)。

現在來說說我自造的作業地獄是什麼: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高中國文教材中,其實有滿多課跟理想世界主題相關,比如〈老子選小國寡民〉、〈大同與小康〉、〈桃花源記〉等等,以前教到這幾課,延伸出去的補充不外乎是教比較一下先秦諸子的理想世界、介紹西方的烏托邦與反烏托邦文學系譜(可介紹張讓〈到烏托邦去:愚蠢的旅程?〉給學生看,我自己也寫過〈桃花源記與反烏托邦三部曲的烏托邦辯證〉介紹過)、或看一下《暗戀桃花源》影片等等,想想都是很偏知識性的補充,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而無思考應用,不太符合108課綱強調的素養導向──把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的情境中,系統思考及解決問題。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_7080.JPG

      這學期讓我三個班的學生依座號上台,每週兩位、每位五分鐘,分享一本自己覺得好看的書。雖然因為班級人數近四十人,很花上課時間,但我也不禁想到,現在台灣高中生的生活中,被教科書參考書考卷塞滿,很少存在「真正的書」,也許一整學期,讀不到一本課外書。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碰到一堆令人作嘔的成年人,並努力忍受她們所做出的烏煙瘴氣的事。(當然這是我太討厭虛偽功利,才會視這些為惡行,我要是能再鄉愿一點就會快樂許多)。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視障生常常拋給我有趣的問題。比如這兩天她問我:「老師,我要怎樣才能察顏觀色、不再說出白目的話? 」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前言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肆、作業成果展示及評述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作業設計缺失與改善之道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學生去參加國語文競賽的國語演說組全國賽,得到一個欲哭無淚的成績--第七名(只有前六名有敘獎),所以一整個是白忙了。不過輸得也不冤枉,因為得獎的多半是國小、國中有參賽,或曾有朗讀訓練的,而且許多縣市集訓得比我們還勤。而我們師生都是第一次參加國語文競賽,能得到這成績已經很不錯了。我相信比賽是公平的,也肯定主辦單位和評審的用心,就比賽本身而言,我沒有任何意見。但就辦比賽的動機而言,我就頗有微詞了。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幾年前我讀高中時,母校的老師們就很勇於帶學生校外教學。當時的導師是地理老師,每年暑假都帶我們環島班遊。還有很熱血的地科老師陳建宏老師,竟然願意帶社會組科任班、每週授課時數只兩節的我們去中山大學,給我們講解岩層。現在我導師已退休成為建國黨南區召集人,陳建宏老師已讓母校成為地科學科中心,都是各擁山頭的大老了,當然不會記得曾帶過我這個小咖出校門。但他們當年的勇氣和付出,我都是點滴在心頭的。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