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母親」與否,相信是許多女人或多或少都考慮過的問題,然而因為會牽涉到情感、身體、父權建構、女性主義、繁衍本能、依附關係、照顧問題……等太多面向,反而讓人很難啟口談論,這個像核彈一樣有威力的議題被台灣知識界和藝文界意外冷落,我總覺得很鬱悶。
所以在育嬰假期間,忍不住動筆把我所經歷的這一切記錄下來,想好好理清我對當母親的想法。因為還要處理育兒及家務,每天大概只寫一個小時左右。太久沒寫作,一開始動筆很笨拙,只求能翔實記錄就好,後來慢慢調整文體、字句,也大量閱讀「母親」相關議題書籍,但我刻意讓自己不受理論牽引,想盡量從生活中去觀察、體會,形成我自己的思考。也沒有一邊寫一邊發表,一方面現在發表文學創作的平台也很少,一方面覺得這樣的自我對話反而專注而深刻。寫到四分之三左右得知國藝會有文學創作補助可申請,就寄了兩章去,沒想到居然獲得補助,給我很大的鼓勵,使這本書終於能完成,沒有半途而廢。
我想,如果有好的托育及經濟、家庭支持,當母親並不是一個會「全有」或「全無」的選擇,反而可以豐富人生。現代女性平均壽命八十二點五歲,有十幾年左右(小孩長成青少年就不太理會父母了)體驗這樣的歷程,也是挺有趣的一件事。
當然傳統文化所塑造的「母親」象徵太令人窒息,是許多女人拒絕當母親的原因; 而台灣目前的育齡世代被低薪、高房價、長工時壓迫,傳統的性別分工又過度將家務和育兒集中在女性身上,政府也沒有提供足夠的托育支持,年輕一代人不生小孩其實是「沒有選擇」,而非「不願選擇」。是以我在書中也盡量呈現這些面向,希望改變社會的觀念,讓生育壓力不要只放在育齡女性身上。
總之,如果正在考慮是否要當母親的人,不妨先看看我的書吧! 或者已經在「母親ing」狀態的媽媽們,也可以看看,或許能讓妳們覺得並不孤單,原來有人一直跟妳們一樣哭過笑過、有同樣的感受; 至於男性讀者,看完以後應該能更理解女人當母親時的心理狀態,而減少被老婆怨怪的次數吧!(笑)
(歡迎轉貼宣傳:)
臉書粉絲專頁:請打「楊子霈」
博客來書籍資料簡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5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