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曾發生一件悲劇新聞,一位新竹工程師下班回家後,驚見太太殺死二子後自殺,遺書交代了家中財務狀況,最後只留下幾句話:「我累了。小孩我帶走了。好好照顧自己。」
新聞發生那天我去幼兒園接小孩,某個同學的媽媽問我有沒有看到這則新聞,她說她看了感觸很多。我想我可以理解她的感觸,幼兒園裡有許多全職媽媽,都曾面臨與世隔絕又勞累無喘息的處境,有些還是外籍媽媽沒有親族網絡支持,真是難為了她們。
這件悲劇不是一家人的個案,背後有結構性的問題:太過刻板的性別分工、照顧者沒有喘息、先生工時太長無法照顧家庭、工商社會中人際互動冷漠、完全沒有社區照護支持……等等,都是成因。

可是媒體也完全沒有討論到這部分,而只批評媽媽不該帶走小孩、爸爸應幫忙照顧家庭等等。
其實都沒劃到重點。
現代都會父母的育兒困境,還在於缺乏社區互助的環境。以前的社會雖然物質匱乏,但是人與人互動多,環境單純治安好,不像現在多半是住公寓大樓,鄰里間老死不相往來,臨時有事想找人臨托一下都不可能。
全職媽媽因此很容易產生孤絕幽閉的情緒,加上小孩沒有安全的場地任意跑動,少子化加上鄰里不互動,也沒有同伴可以互相玩耍,體能無法消耗,也就很容易哭鬧,會讓照顧者很辛苦。
所以讓小孩有安全、平價的遊戲環境、建立社區照護體系是很重要的。
而我所在的學區愛群國小,剛好便設有這樣一個以社區照顧為概念的育兒中心,是市政府委託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所經營。是以愛群國小十間閒置教室改造,所以空間遼闊,裝潢走北歐風,明亮、簡潔、優雅,其中設有親子餐廳,幼兒專用廁所、飲水機等等,遊戲空間也非常寬闊。


此處還舉辦許多活動,提供在家帶小孩的家長參與。常態活動有「故事王國」、「愛的OH! HI!YO!」和「動手玩創意」,每月還規劃一些主題活動,如七月份是「消暑一夏」,讓小朋友一起在中心外草坪玩水; 「親子樂活」讓親子一起玩撕貼畫。最近兩千幼兒園放暑假,我也帶她們參與「愛群小食光」活動,食物由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準備,社區民眾只要帶小朋友的餐具和零錢,然後付一碗白飯十元,就可以一起吃飯聊天,基金會人員說,此活動目的主要在於讓即將上幼兒園的幼兒,先體驗一下與多人共食的感覺,以幫助幼兒盡快融入群體生活。



前鎮愛群社區自治育兒資源中心
前鎮區二聖二路194號(愛群國小後門,廣西路及育德路交叉口)
335-2873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09:30-12:00 14:00-17:00
週六09:00-12:00 13:30-17:30
週日及國定假日休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