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社班的選修課上得知這本書,光看標題就很吸引人,因為是談1990-2010年間的台灣社會變遷,幾乎是我從國中到現在、和我的成長期間完全吻合,我的確是成長於這樣一個秩序繽紛的年代。

      
這本書是邀集了范雲、黃雄、顧爾德、吳音寧……等二十位在社會各領域努力耕耘的學者專家,針對二十個社會議題,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各自論述。這些議題都很吸引人,比如「民粹政治的兩張面孔」、「全民健保的道德共同體」、「教改中的左與右」、「靜默中耕耘細節的婦運」、「公共知識分子的隕落」、「當媒體走出黨國巨靈的爪掌」、「金融資本如何吃人」……等,都是看了標題就想閱讀的議題

 


    
可是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感受到因論述者功力不同,而有深淺不一、不甚統整的感覺。比如「新移民運動:慢一點,比較快」,談得就不夠全面,筆調也太生硬,相較之下,同樣談新移民的顧玉玲的《我們》雖然只談少數個案,卻更深入剖析結構性的與個人性的問題。
    
        
又比如「全民健保的道德共同體」,固然也從社會學觀點條分縷析地談全民健保,但缺乏醫界觀點,使全民健保竟成為一種實現社會正義的德政,而未看到其中壓榨了多少醫事人員的血汗,觀點也略嫌片面。

        
黃武雄教授的「教改中的左與右」,以左與右的辯證論述教改歷程,的確切中肯綮且引人深思。他提倡「廣設高中大學」,原初是好意,希望政府好好辦學提昇人口素質,不料竟變質淪落為私人技職不斷升格、辦學品質低落的窘境,這是他當初始料未及的。

      
這一章給我的感觸尤其深。特別是對「改革」的思考,如果改革者沒辦法貢獻自己的全付心力、並有力集結讓改革穩健地走下去,以致改革變質,是否比不改革來得好? 讓我想到魯迅著名的「鐵屋譬喻」:如果吶喊了,驚醒鐵屋中人,卻無力打破鐵屋讓他們逃生,而使他們在驚懼中死亡,倒不如保持沉默,讓集體在昏沉中死去的好?


      
當然教改也鬆綁了許多制度,比如讓有趣而多元的文本能進入教材,我高中的時代,是絕對看不到魯迅、張愛玲、沈從文等人的文章可以進入國文課本的,現在能教到這些文本,常讓我非常感動; 另外教師、學生的自主權更增長,教甄制度更公平開放……等等,這都是教改的德政,我自己也是受惠者。

      
但廣設高中大學,儘管想讓人民都能受到良好教育、使階級更流動的立意良好,卻罔顧人的資質材份有異的生理事實,加上政府不願挹注資源好好辦公立大學或技術學院,使得許多品質低落的私校浮濫升格,反而浪費學生的學費與青春,對紓解升學壓力毫無幫助。

   
不過憑心而論,這還是一本了解台灣社會近期二十年來變遷的一本入門好書,尤其是成長於這二十年的我這個世代,閱讀時會把很多我們所經歷的事情給理清,理解原來這些現象的脈絡由來為何。所以推薦大家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子霈 的頭像
    楊子霈

    母親進行式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