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曾多次進出東京,不免逐漸脫離觀光客的眼光,而對東京人的日常生活越來越感興趣。寸土寸金的東京,一般人都住都在什麼樣的房子裡呢?是否都住在與他們穿著風格一般時髦有型的公寓裡? 是否都像「無印良品風」那樣簡潔、低調又好看? 疫情期間不方便出國,就找了都築響一的《日常東京TOKYO STYLE》來看,才發現所謂東京人都住得很時髦洗練,完全只是自己的想像。

都竹響一是日本知名的生活文化雜誌編輯,但始終不願進入出版社體制成為正社員,而自己獨立接案或創辦自己想要的雜誌,他對編輯出版的想法可見於《圈外編輯》一書,有中譯本,裡面對編輯、出版、自媒體經營等等有很多獨到的看法。都竹響一困惑為何主流生活雜誌或連續劇裡呈現的東京年輕人房間,都是美化後假到不行的室內裝潢? 明明他在東京所往來的年輕人,都是住著狹窄的房間,但還是過得很開心的精神生活,也許一星期兩天打工,其餘幾天從事自己喜愛的藝術創作,如劇場、樂團等等。他們不會自己做不想做的工作,藉此住進較寬闊的房間,而是本能地選擇了不勉強自己的工作,生活在狹窄的房間裡。所以他提出想拍攝這些東京一般人住處的企劃,試圖呈現迥異於主流媒體觀點的「東京STYLE」。

然而這個企劃遭到出版社一家家拒絕,他就買相機自己拍,拍了三年、大概一百個房間的照片後,硬是拜託了出版商出版。結果引起廣大的迴響,非都會地區的年輕讀者多半捎來「東京原來是這樣的地方啊!我安心了」的訊息。一百個房間的主人,分別從事雜誌編輯、帽子設計、自由接案攝影、插畫、音樂製作等行業,多半是住在四疊半或六疊的小房間,傢俱多半是撿回來的,有些還只有廁所沒有沐浴設備,空間裡堆滿了雜物,衣服都晾掛在住屋空間裡,暖爐桌兼具書桌和餐桌的功能。但房間裡的唱片和書都是多到驚人的。

讓我想到我在台北讀書期間,所見識到外地文青的台北租屋處,也差不多是這樣。有的是頂樓加蓋的鐵皮屋,下雨時會像發出像機關槍掃射般的陣陣巨響; 有時則是造形像變形蟲般的不規則形房間,但是甘蔗板材質的櫃子上放著IKEA買來的玻璃瓶花瓶插著人造花(是很有風格還是貧窮?); 有的則濕氣極重,除濕機一天要除掉一桶水……然而住屋的主人們,一個個煥發著銳意奮發的精神,或者努力攻讀學位,或者從事藝文或媒體工作,每個人都讀很多的書、影劇、看很多展覽,有著充實的精神生活。連我自己,也住在六人一間各自擺上電腦桌就滯礙難行的學生宿舍裡,衛浴在外面,沒有廚房,那時宿舍尚且沒有裝冷氣。但每天都有各種文化剌激及大量自由的生活,是我在南部衛星城市的家鄉所沒有的,讓人感到這樣的「上京」完全值得。

    書末都築響一引用佛教裡的一句話:「坐著只需要半張榻榻米,睡覺只需要一張榻榻米。」來肯定這些外地「上京」的年輕人的簡樸生活,認為比起為了背負高額房租或房貸不得不夜以繼日工作,被自己喜歡的事物簇擁度日似乎更吸引人,我完全可以理解他想表達的。

    然而,這樣的住屋環境是否能持續到有孩子的時候呢?書中有一章專輯是「兒童的王國」,拍攝有小孩的家庭。空間顯然就比其他單身居住者要寬敞些,也充斥大量的小孩用品,而且一般而言都有使用廚房。看來小孩會讓住屋環境產生核彈爆發般的質變()。而這只是全書八章中的其中一章,佔比相當稀少,是否有小孩以後,這些東京文青就搬到房物價相對便宜的其他地區了呢? 全書沒有提供答案。所以那句佛教名言或許要改成「坐著只需要半張榻榻米,睡覺只需要一張榻榻米。有小孩之後,不能只有榻榻米……?()。總之,小孩讓人更貼近地心引力,非得踏踏實實地處理生活日常不可。

    拜網路之賜,現在城鄉的資訊落差已不若以前那麼大(本書出版時是1993),二線城鎮的物質生活也改善了許多,是否還有那麼多年輕人願意捨棄親情及物質的舒適度「上京」去追求精神生活,我是存疑的,連我的學生,現在也不見得都願意離開高雄家鄉舒適圈去台北讀大學。但無論如何,翻閱《日常東京TOKYO STYLE》,讓人省思精神/物質追求的比重、主流媒體報導的偏誤、以及生養小孩對日常生活的衝擊,也提供另一種解讀東京人的角度,時髦洗練背後原來也只是尋常度日,和任何大都會人一樣。

 

《日常東京TOKYO STYLE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9621?sloc=main

 

《圈外編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9818?sloc=main

 

DSC_6060.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子霈 的頭像
    楊子霈

    母親進行式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