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病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陪伴心理上生病的人。


        你必須面對突然爆發的狂哭、歇斯底裡的發洩,以及毫無邏輯可言的負面思維,像黑網一樣當頭迅速罩下、把你和這生病的人綁縛住,除了一同沉進憂鬱的深海裡,沒有別的出路。


        陪病必須小心翼翼,因為無論說什麼話都會被解讀為風涼、譏諷或落井下石。更切忌向病者提出任何建設性的建議、或舉哪個人為例來勸導,聽起來像在指控病者的幼稚、心胸狹隘、不夠豁達,儘管事實上也真的是那樣。

 

如果這病只是一場颶風,那暴雨之外至少還有放晴的機會,讓陪病的人可喘息重生。但有時這憂鬱的情緒如土石流,濁重、迅速、遮天蓋地而來,活埋在底下就再無重見天日的可能,又天長日久,那陪病的人就非撒手不可。


       然而困難就在,這撒手的對象也許是至親的人,或者情人。撒手並不意味不愛,只是不得不然,人總是必先保全自己。但在病者眼中看來就是不愛了。


       所以必須先愛自己還是先愛情人呢? 必須先愛父母子女還是先愛自己呢? 當生命被迫面臨這樣的抉擇,總是人間最為淒慘的事。
                  
     
       更悲傷的是病者終究自己也無法掙脫這兇暴情緒的咬噬,而最終撒手人寰。這回,就該陪病者承受不被愛的痛楚了。維吉妮亞吳爾芙的先生,儘管百般包容她,最後吳爾芙還是獨自跳河自殺了,因為憂鬱症的猛暴已非她纖弱的身軀所能與之搏鬥。       


      因此陪病需要運氣和智慧。運氣好,也許碰上某些神諭般的契機,讓病者突然了悟,一切就豁然已解。又或者病者夠強大,撒手不管反而激發他的生存意志,那又是另一種出路。


       另外不能太重視病者說的每句話,也不能太不重視。似有若無,若即若離,才能讓病者不心存依賴,又不感到全然被放棄。《挪威的森林》中的小林綠,便始終以嘻笑又不離棄的態度面對長期生病的父親,方能支撐下來。這分寸的拿捏便是智慧。這分寸的拿捏便是智慧。


       陪病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病者與健康者就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陰陽兩隔,還要能越界相繫,
那需要極大的愛心與耐心。因此我不責怪每一位撒手而去的至親。生老病死,終究是要孤獨地去承擔,但也不等於人間的一切情份終歸是虛空,如同張愛玲《小團圓》裡所說:「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悟到了這一點,彷彿也就病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子霈 的頭像
    楊子霈

    母親進行式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