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保持血拼逛街的腿力,及跌倒時能以安全姿勢打滾的反應能力,於是到家附近
老師們雖然環肥燕瘦、身材各有不同,聲調卻是相當一致,一貫地高昂激亢,營造非常美式的健康歡樂氣氛,暖身、三組動作、緩和,動作的當下什麼都不需要想,只要跟著做就是,我通常跳到第二組動作就沒力,總在後面混水摸魚。一個小時很快過去,太太小姐們香汗淋漓,氣喘如牛,抱著「我很健康」的自覺快樂回家。
總覺得有有氧舞蹈是舞蹈動作墮落的極致,因為從不思考、也不講究美感、更不在意音樂,一切以「健康」功能為導向,純粹為動而動。但我目前的體能和心力也只能負擔這種為動而動的舞蹈了。
不禁懷想起,在我心智時間精力都還很充沛的時候,曾經對舞蹈很有一番抱負,陸續學過芭蕾、民俗舞蹈、韻律體操、街舞、爵士舞、現代舞……等,舞蹈最愉快的地方在給人對自己身體的自信,在動的當下可以感受到自己身體的美好,而平常學校的教育體制下很難讓人對自己的身體有什麼自戀或自信。
我喜歡配合音樂隨想像起舞的感覺,尤其迷戀的是芭蕾,雖然也是發展很久的一套程式化動作,但有比較深的歷史文化傾注其中,那動作做起來就是不一樣,優雅、柔美、纖細,配著白紗的舞衣和粉色舞鞋,真夢幻到極致的一種舞蹈,儘管都不是符合人體工學的動作,但為了那極致的美,讓人甘願忍受一切痛楚做下去。
台灣的舞蹈補教界比較少去讓人想到為何而動作,只會教妳如何動作,基本上跟有氧舞蹈教學屬同一種層次,所以我也就懵懵懂懂地學做各種動作。一直到大學時修
後來看了許多台灣小劇場,似乎逐漸有以身體語言取代真實語言的趨勢,不是裸體就是打滾,台詞很少,劇本結構很鬆散,情節淡到幾近沒有,這樣的戲我看了好幾場。覺得演員或導演們一致的問題就是:他/她們不知自己為何而動作。好像想以盲動來解決不知為何而動的焦慮感。
這難道是創作的焦慮?呈現得未免也太寫實。
如果不知為何而動的話,一動不如一靜。在靜默中沉澱下來,在動作的死寂中思考動作的再生,從堅實靜默中再舞動的身姿,定然更有力量。
這自然是動作的昇華與理想,無奈做為上班族的我,實在無法負擔這樣的靜默與動作,只好選擇最墮落的舞蹈動作。有氧舞蹈墮落得誠實、磊落、理直氣壯,那天真快活到幾近恬不知恥的動作,全然以健康為導向的功利訴求,為被家庭、工作侵蝕殆盡的女人保全基本的活動力,從盲然的蠢動中得到在江湖中蠢動的力量,其實血肉之軀憑著原始動力就能生存下去,何需思考什麼?創造什麼?唯美什麼?
在動作的墮落之中,我彷彿又碰觸到了人生的某種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