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是本校校慶園遊會,兩天下來,回家累到腰直不起來。

我越來越感覺到,當導師,是一種「看見」的修煉: 校慶前要在學生還看不見時,就看到可能發生的種種問題,比如「分工均勻」,並注意「誰是角落生物」,要想辦法把她們拉進工作分組裡; 校慶當下,要看見「誰正在場上比賽」、「誰正在表演」、「誰摔了」、「誰丟東西了」、「誰喘到心臟快沒力」(這是最讓導師驚嚇的一件事); 園遊會前,要看見「料都有人備嗎」、「零錢換了沒」,園遊會中,要看見「生意怎麼樣」、「備料是否足夠」、「大家的體力是否能負荷」; 園遊會後,要看見「垃圾」、「有沒有賠本」、「剩下的料要怎麼處理」、「誰遺落了什麼」……而一個人經歷的BUG越多,能看見的事情就越多,老天是很公平的。

    我年輕時能「看見」的事情很少,因為被父母師長呵護備至,成長過程還滿順遂的,所以二十五歲出來當導師時就不太知道要「看什麼」。記得當時帶學生去台北畢業旅行,每車會配一個小鮮肉導遊,我這一車配到的導遊能力很強,就有同一輪的資深導師感嘆:「肉腳的導師都配到強的導遊」。我聽了這話沒有任何一點生氣,因為我確實肉腳,很多突發狀況都不知該如何是好。後來一路看到我們南部學生穿短褲短袖春天在台北街頭吹風受寒、在每一站不知要去上廁所以至在去誠品信義店的路上嚷著膀胱快爆破……我才了解,原來這些都是之後畢業旅行要看見的重點,跟學生出遊絕對不是看風景那麼簡單。

    而當媽媽以後,像是長了陰陽眼,突然之間,我能看見的學生需求變多了,可能因為當媽媽隨時要看見小孩的寒暖肌飽睡眠心情,長久「察言觀色」下來,變得很知道怎麼「侍候小人」()。人生從來沒有一刻把自我貶到那麼低,然而也因為太忙太累,加上旁人也看不見妳的付出而心情低落。

也因此看見自己的母親。想到她三十幾年來當母親的付出,給我的種種呵護,以及她的人生。所以我在《母親進行式》的最後一章標題是「看見母親」,因為覺得這個社會常常「看不見母親」。文字直白,沒有任何高深技巧隱喻象徵,參加文學獎比賽絕不會被看見。然而我那時覺得,真是非說不可,被看見與否都是其次了。

 看見別人的困境與需求,也許也無能為力做出什麼改變。但能「看見」這個行為本身是帶著「關懷」的,看見了,問候一聲,至少紓解了他人的心情,讓他人感受到「被愛」,而當一個人感到被愛,就會生出種種自行脫困的能力。

 我給學生拍照,無非是想表達,我看見了,妳們正在榮耀之中,或是努力之中。

 這世上至少有一個人看見妳的辛苦,所以,好好加油吧!

總之身為照顧者或領導者,「看見」別人的困境與需求,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而當父母(有參與照顧工作的那種父母),是非常好的訓練方式。單身的朋友藉由閱讀或旅行直接間接地經歷許多BUG也行,總之,不活在舒適圈裡,就會看到繁花盛景以外的事物,那些孤寂不安自卑害怕的身影,而那些,或許是更真實的人生風景。

DSC_0888.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子霈 的頭像
    楊子霈

    母親進行式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