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4295.JPG

開學前兩週,學生長假裡飛揚太久的心還未就定位,驟然套進新年級和新課表裡,像穿上新裁量的衣褲,有一種漿挺拘束的違和感; 身為導師則要安排新幹部、新掃地工作、新座位、準備新課程、班親會……一切都顯得兵荒馬亂。學生要升高三了,這屆高三難有「考不好就重考」的退路,因為新課綱的一屆,考制大大改變,卷卡合一的試卷、學習歷程的採計,在在對舊課綱生來說相當不利,因此有些高三生的身心狀況開始不穩定,開學第一週我就約談了四個同學,夜裡甚且夢到自己也是學測考生,在忘了帶2B鉛筆的驚悸中醒來。

此時收到凌性傑學長寄贈的新書《文學少年遊》,淺綠帶點金黃的封面青春感十足,扉頁有學長絕美的題字:「時光溫柔 安和靜好」,真是相當療癒。全書分為「文學少年遊」、「金風玉露一相逢」、「蔣勳老師教我的事」三個部分,收錄性傑學長的散文、讀書筆記以及對蔣勳老師作品的讀後感。才華橫溢的性傑學長文字質地絕好,而且涉獵極廣,更難得的是並不炫學,而是用生命反覆咀嚼良久之後才涵泳出的體悟,所以一篇篇閱讀文字讀來並不生澀枯燥,反而感性潤澤,隨處有靈光。

   比如這些字句:「不要太執著於我,偶爾忘了我,或許會快樂一些些。太在意『我』,太過忽略外在的人事物,不太可能得到快樂。很多時候,情緒往往是被自己放大的。」「夠有自信、夠愛惜自己的人,比較不會在意是否被他人接受或喜歡。而且,那樣的人,往往是備受歡迎的。自愛與愛人,常常是一體兩面。能夠自尊自重,敬慎對待自己的孤獨的人,通常比較能夠得到別人的信賴與敬重。那個孤獨的起點,決定了人際關係的好壞,也決定了感情交流的質地。」我想,對於在喧囂人世中情感慌迷的青、中年人,是很好的提點吧!

    書中還有幾篇自述身世與感情的散文〈少年遊仁武、大社、文學夢〉、〈一輩子喜歡一件事,喜歡一件事一輩子〉、〈另一條回家的路〉、〈林中路〉……等等,自述在仁武缺乏文化剌激的成長環境裡,如何一步步從文學裡得到滋養而走上寫作的路途; 還有情感在迷霧森林裡,走出來後的一些生命體悟。誠懇動人,相當好看,其中許多字句很觸動我,比如:「其實,在我們的社會,掙得一口飯吃並不難,艱難的是謀生這宗交換是不是甘心,能不能換來喜悅與滿足。」、「於是我揣測,無法好好愛一個人,會不會是因為找不到一條抵達自己的路?

可惜只有短短幾篇,如果能獨立另外成書,那就更好了!

    至於蔣勳的作品,我也相當喜愛,這幾年除了廣泛閱讀書面文字外,開車的路上也聽了不少他的有聲書:《中國文學之美》、《蔣勳細說紅樓夢》、《西洋美術史》、《美的沉思》……等等。蔣勳的聲音沉穩宏亮,語音節奏舒卷自如,聽來令人靜心。雖說以中文系專業的人來聽,偶爾會聽到一些資料、情節或字音的錯誤,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說,蔣勳以寬廣的美學素養來詮解文學,復含融他獨到的生命見解,也有另一種風味。讓我想到《六祖壇經》裡所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基本的知識裝備固然必要,但有時太執著於知識考據,甚至自滿於自己的知識裝備,對文學的詮解反倒「見樹不見林」,無法看見更多的樣貌,也無法有更高層次的生命見解。

    而無論性傑學長或蔣勳,他們對美的信仰與追尋、把古典之美耐心說解給廣大眾生明白,這種「要把金針度與人」的胸懷,總歸來說,是很令人佩服的。在網路社群蓬勃喧囂的現代,危言聳聽、但求吸睛與煽動情緒的言論時有所聞,人心也經常躁動不安。此時,也唯有文學藝術能使人沉靜和療癒。我也很希望我的學生能多讀文學,以拉開距離的審美之眼看待世事,就能更釋懷,而渡過人生每個艱難的時期。

 

《文學少年遊》

博客來:https://bit.ly/2DgZATG

MOMOhttps://bit.ly/3jAz9I7

金石堂:https://bit.ly/2QAilEG

誠品:https://bit.ly/3lwDBt6

讀冊:https://bit.ly/3gGyz9W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凌性傑 文學少年遊 蔣勳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子霈 的頭像
    楊子霈

    母親進行式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