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將至,我寫了三篇報導文字,想從個人經驗出發,朝心理、文化、社會制度等各個面向,既細微又宏觀地呈現在台灣我所觀察到的,育有三歲以下幼童的母親困境。 因為雖然寫出了散文集《母親進行式》(2016年由「方寸文創」出版),也以此書榮獲國藝會及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獎助。但我也從中看到許多台灣的托育問題,覺得是純文學所無法一一呈現的,因此想以報導或論述性的文字呈現。先貼出其中的第二篇,第一篇及第三篇之後將會刊登在「報導者」上,刊登時再分享給大家:)

 

小孩自己在家帶比較好?
                                                                                                                                         /楊子霈


前言:我的雙胞胎女兒四歲了,在養育她們的過程中,很幸運排到公共托嬰中心,得到有力的托育支持,使我順利度過雙胞胎帶養的黑暗期,而得以寫出散文集《母親進行式》(2016年由「方寸文創」出版),談這個時代做母親的心路,也以此書榮獲國藝會及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獎助。但我也從中看到許多台灣的托育問題,覺得是純文學所無法一一呈現的,因此希望以類報導文學的方式,從個人經驗出發,朝心理、文化、社會制度等各個面向,既細微又宏觀地呈現在台灣我所觀察到的,育有三歲以下幼童的母親困境。這是第二篇文章,從心理及文化層面談大部分台灣人為什麼不願意把三歲以下小孩送托。

據主計處統計,二○一○年全台灣仍有百分之八十九點六的未滿三歲孩童,是由父母、祖父母或親屬在家照顧。其中由祖父母照顧的比例,又從一九八○年的百分之十四點六提高到二○一○年的百分之三十四點七,一○二年更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七點八。大部分台灣人還是普遍有「小孩自己帶在身邊比較好」的心態。
 
這種現象,雖然是平價優質的托育支持不足所造成,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內在心態。那麼,內在心態上,大部分台灣父母為什麼不願意把小孩送托?尤其送機構式托育?問了許多新手爸媽朋友,發現大家多半有以下兩點顧慮:

一、擔心小孩送托會影響與父母的依附關係

許多人總擔心小孩送托,會和父母不親,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疑慮。後來看到孫明儀的《愛上當爸媽這件事》 ,則開始釋懷。作者擁有心理學碩士和社工碩士學歷外,還曾有過五年全職媽媽的經驗,所以內容很專業,筆觸也不會過於生硬。

書中說明,發展心理學裡有個重要理論叫「依附理論」,大意是:「嬰幼兒要能身心健康的活著,他必須在出生後和一、兩個固定的成人建立起特別的依附情感,由照顧者給予嬰幼兒們持續的情感關注(愛與溫暖),而這包括照顧者可以試著理解孩子、包容孩子的情感、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意圖,以及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等。」
 
「安全的依附關係,是爸媽(或任何照顧者)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在安全的依附關係裡,孩子們有自信,對世界充滿興趣,能夠同理他人的感受,快快樂而且擁有較高的挫折容忍力。而能否與孩子建立起依附情感,靠的是良性相處的累積。」(頁45)


不過這一、兩個固定的成人,並不一定非得要媽媽來扮演,反而有家庭團隊
輪流照顧,彼此有喘息,「良性相處」的日子越多。

至於我的疑惑:「小孩白日送托嬰中心究竟會不會影響與父母的依附關係?」,書中如此解答:「幾項長期的研究發現,事前謹慎選擇托嬰中心,事後不隨便更換照顧環境(對嬰幼兒來說,照顧者就是他們所知的世界,換了一個照顧者就像換了一個世界要重適應,年紀越小就越有可能引發焦慮),每天將寶寶接回家後用心陪伴,週末花時間互動,讓寶寶能在安定與愛的環境下成長,親子關係仍然可以發展得很好,寶寶的全面發展也會很健康。」 (頁56)


反而作者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為了寶寶好而自覺「應該」留在家中親子帶小
孩的媽媽們,卻往往因為負面情緒的累積而舉影響到和孩子的日常互動,甚至是
夫妻關係。不快樂的照顧者,難以養出快樂的小孩。

而我們的文化裡,對母愛的期許和謳歌,以及優質平價的托育支持不足,往
往使得母親們得犧牲自我實現的機會在家帶小孩。調適得好的母親們當然也能平
衡,心理調適不過來的母親們,往往就不太快樂了。這會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卻
不太被我們的文化所重視。

我想,這是台灣人在小孩托育這件事上,應該好好思考的地方。

二、擔心小孩送機構式托育容易生病

擔心小孩生病,也是有些台灣父母不願意將小孩送集體托育、並想延後上幼兒園的原因。其實居家照顧,的確比較能避免感染病菌,小孩生病確實也很讓父母焦慮。黃瑽寧醫師就曾在〈寶寶病不停,先別怪罪免疫功能〉 一文中,也分析小孩出生六個月前還有來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G」,並且能從母乳中得到抗體「免疫球蛋白A」能抵抗病菌,寶寶自體的免疫系統「免疫球蛋白M」,則在一歲左右能建立好。而更厲害的抗體,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免疫球蛋白G」,則要到七、八歲左右濃度才跟成人相當。所以許多送托嬰中心的小孩,大概在七、八個月左右密集生病,是因為少了來自母體的抗體、又不見得都喝母乳,自我的兩類抗體也都還沒建立好,可謂「四大皆空」。所以他認為好的托育政策,應該鼓勵「鼓勵自己帶小孩」;所謂的「自己」,可以包括爸爸、媽媽、祖父母,或是可信任的固定保母。

以避免生病的角度來說,我完全同意黃醫師的說法,我自己因為是生雙胞胎,難以找到可以同時帶兩個無歲差小孩的保母,又想讓她們一起長大,所以才選擇送托嬰中心。

但觀察北歐國家的政策,幾乎都是一歲前給予父母帶薪育嬰假,一歲以後白天送到公營的托育機構集體托育 ,托育方式和台灣大不相同。除了政策、福利使然,我也不禁在想,這會不會也跟教養文化息息相關?

比如看李濠仲《娜拉,如果妳在挪威長大》 ,本書作者原為記者,後來「婦唱夫隨」,辭掉工作隨任職外交部的太太遠赴挪威,也在當地生了一個女兒,於是寫了數本介紹挪威的書。本書對挪威的托育政策做了非常詳細的報導:挪威父母在小孩出生後,即享有四十九週的育兒假(其中一方至少得請滿十四週),小孩週歲後便可送去公立幼稚園,父母便可回去上班,是很支持雙薪家庭的托育制度。幼稚園裡三歲以下的照顧比是一比四,一個班級人數不超過十五人。(第三章)

除了托育制度的介紹,李濠仲也觀察到挪威人帶小孩的心態,和台灣的呵護倍至很不一樣:

「挪威人堅信小孩的免疫系統,必然會經過反覆生病、發燒的侵襲,自我培養抗體,那是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苦」,所以小孩生病不會驚慌失措,而挪威政府給予十二歲以下兒童的父母,一年有十二天的照護假,兩個以上小孩,照護假最多增至三十天。(第四章)

對照之下,就會發現我們如此擔心生病,會不會可能是我們的養育文化太過呵護小孩、太想要掌控生命,不願意小孩生病或受傷,不相信從生病或受傷中復原可以增強生命力?
 
當然台灣職場給員工的家庭照顧假太少,工時太長,使得小孩生病難以調度人手照顧,也是大部分台灣父母不願把小孩送集體托育、或想延後上幼兒園的原因。
因此針對第一點對依附關係的顧慮,我們是否也可考慮調整養育心態,讓父母仍作為主要照顧者,一週時數的三分之一交給專業照顧者,這樣既能建立「依附關係」又能讓照顧者喘息,而不至於讓主要照顧者(多為媽媽或阿嬤)犧牲工作機會。

至於擔心小孩生病的第二點顧慮,則可以送保母居家照顧,小孩三歲後再送幼兒園,並調整過度焦慮的心態。

否則,在只有少數行業的人敢請育嬰假的情況下(育嬰津貼無論公、勞保都只有前半年有,育嬰津貼自開辦八年以來只有百分之六的請領率),要女性在職場生涯的黃金期辭職在家數年帶小孩,,二度就業又難以找到較原職條件更佳的工作,或者是阿嬤被迫提早退休回家帶小孩,生養成本都是女性在付出,代價高昂,這樣是否公平? 也難怪台灣女性生育率一直在一點一左右徘徊,難以達到最佳的人口替代率二點一了。

而多一位專業的照顧者照看,就是給予小孩另一種方式的關懷,對照雙胞胎女兒在托嬰中心的成長過程,真的是如此。我很感謝雙胞胎女兒出生後,能受到托嬰中心十多位工作人員,加上我、老公以及長輩等十多位不同照顧者的輪流照看,使她們能有開放心胸接受不同大人的養育方式,而且更能適應之後的幼兒園生活。

總之,我們是不是應該調整一下,這種期待女性放棄工作在家帶小孩的文化迷思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子霈 的頭像
    楊子霈

    母親進行式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