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我妹從日本寄來的「茅乃舍高湯包」,非常開心。因為之前買的已經快吃完了,而疫情下,至少兩、三年內,不太可能再去日本。找代購覺得挺麻煩,我妹沒有先告訴我就貼心寄來,真是非常理解中年婦女,喜歡高湯包勝於其他日本小物的心情。

之前寫過文章說,不想當一個化學高湯包款的主婦和老師,滋味虛假,成分複雜。然而,日、韓主婦煮湯慣用的這種高湯包,其實滿方便又好吃的,也沒有什麼化學成分。茅乃舍是日本九州福岡百年老店,它的高湯包是把魚干、昆布等物磨成粉,分裝成一小包一小包,丟在鍋裡按比例加水煮五分鐘,就是滋味鮮美的高湯了,拿來蒸蛋、煮粥、下麵,都很好吃。之前在好市多買到的韓國高湯包,則是把鯷魚、昆布、香菇不磨碎直接包成小包,煮成高湯也別有風味。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年教書,幾乎每一輪都會教到不來學校的學生。不來的原因很多,每個學生也各自有其性格、家庭或際遇的問題,本校高競爭高壓力的環境,當然也可能是原因。但通常得不到什麼答案,一來學生未必願意敞開心扉告訴老師,二來可能她自己也理不清。有的甚至繭居在房間裡,三餐由父母送去,作息晝夜顛倒,也就避免了與家人交談,有些家庭型態就是樣,所以最近讀廖瞇寫繭居在家的弟弟《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就格外有感觸。

不在學、不就業、不進修的人,是否就是「不正常」?我覺得是很轇轕難解的問題。畢竟這個世界,無論是學校或職場體制,都越來越業務紛繁而問題叢生,所以究竟是繭居族個人的問題,還是整個系統都生病了,即使身處被世俗認定是「正常」這一邊的我,也不能肯定是哪一邊有問題,也就更加想閱讀這本深度書寫繭居族的書。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燕哥」是在狂風暴雨的天氣下,被吹落在地的一隻小小鳥。因為我父母剛好經過,心生不忍而將牠撿起,放在紙袋裡任牠一路撲撲拍動著帶回家。因為綜藝一姐張小燕被人稱做「小燕姐」,又因為我們生物知識的不足,見牠尾巴墨黑又似燕子的剪刀狀,便隨口叫牠「小燕哥」。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4592.JPG一直滿喜歡「小日子」雜誌的編輯風格,覺得在台灣能產生這樣一本美感與內容俱佳的生活風格雜誌很不容易。「小日子」的專題都滿有意思,比如談談食農、早餐、菜市場、尋訪各地手作職人、文藝人物的生活日常、巷弄老店……等等,尤其喜歡總編黃威融的專欄,後來也結集為《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呈現文科中年大叔豐富多采生活閱歷和見解,讓人感到,人生也未必要像醫科、電子業的中年大叔那樣日進斗金但勞形苦心,即使收入不豐,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審美品味,也可以有愉快的精神生活。不必一定要遵循台灣社會主流價值的成功模板,那樣未必比較快樂。如果只以金錢、權力、名聲作為人生的追求,那將錯過太多美好的事物了! 這是每次讀完小日子雜誌後都有的感觸。

後來因緣際會知道鄰居和小日子雜誌、樂軒和牛及日本名古屋蛋糕名店PIENEDE合作,在高雄新光三越三多店三樓新開了一間「小日子手摘茶屋」,就在連假過完的尋常週末帶全家前往用餐。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4403.JPG暑假去了墾丁,看到屏東南部地區的天空、山海之後,童年的回憶又回來了,湧上說不出的歸屬感和親切感,就很想再去一次。中秋連假於是又去了屏南地區獅子鄉的「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本來以為比墾丁冷門許多,應該很少人去,沒想到還是有許多遊客,幸而我們早到,還有車位可以停。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星期我的臉友圈裡最感震撼的消息,大概就是竹內結子的自殺,震撼到連前一天剛揭曉的金鐘獎,一時都沒有心情去追蹤相關新聞。尤其以三十五到四十五歲之間的男性大叔臉友反應最激烈,或許我這一代人年輕的時候,剛好也是竹內結子當紅的時候,大家都或多或少看過她的日劇及電影。我老公是她的忠實粉絲,我也因為他而看了一些竹內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倒不是笑容燦爛的「午餐女王」,而是改篇自三島由紀夫小說的電影「春之雪」,竹內結子把女主角聰子的壓抑、深情和幻滅演繹得絲絲入扣。現在想來,或許那是她的性格本質?

    然後就看到許多人推測死因或許是產後憂鬱,於是產後憂鬱的相關介紹文章也紛紛出爐。當然竹內結子的自殺動機是否真是產後憂鬱,還有待調查。但如果因此而能喚起世人對產後心理健康及育兒的支持,我覺得也是好事一樁,因為我們的社會及職場文化裡,一直罕有給產婦緩緩調適的餘地。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4295.JPG

開學前兩週,學生長假裡飛揚太久的心還未就定位,驟然套進新年級和新課表裡,像穿上新裁量的衣褲,有一種漿挺拘束的違和感; 身為導師則要安排新幹部、新掃地工作、新座位、準備新課程、班親會……一切都顯得兵荒馬亂。學生要升高三了,這屆高三難有「考不好就重考」的退路,因為新課綱的一屆,考制大大改變,卷卡合一的試卷、學習歷程的採計,在在對舊課綱生來說相當不利,因此有些高三生的身心狀況開始不穩定,開學第一週我就約談了四個同學,夜裡甚且夢到自己也是學測考生,在忘了帶2B鉛筆的驚悸中醒來。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週都栽在蜜雪兒‧歐巴馬《成為這樣的我(Becoming)》裡。會想看這書,是因為之前一位很有才學的學妹跟我推薦這書非常好看,一定要去看。不過書太厚令人望而生畏,在好市多看到我也沒有買,擱置了一段時間,今年暑假才開始跟圖書館預約這本書。高市圖館藏了二十九本,但居然每一本都需要預約才看得到。等了一個月,終於預約到了,館員交給我時說後面還有人預約,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看,而此時已是暑假的尾巴了! (早知道就在好市多買了!可惜現在已不賣了!)

翻開來後,果然讓人讀了就欲罷不能。名人傳記難免有他人代筆、美化記憶、偏頗或浮誇的缺點,然而本書筆調誠懇,挖掘自我細膩深刻,文筆也簡潔優美。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帶兩千去看了「角落小夥伴電影版:魔法繪本裡的新朋友」。這部電影早就在小學生之間口耳相傳,成為小學生界的盛事,710日星期五上映首日,妹妹班上就有同學衝去看了,所以兩千「輸人不輸陣」,也一直吵著要去看。我們一到電影院所在的百貨公司門口,就碰到妹妹班上的男同學,也由爸爸帶著來看角落小夥伴。一到售票廳就發現人山人海,全都是幼兒園到國小的小朋友和滿溢孝心的父母,售票人員因為還兼詢問要不要「角落生物」周邊商品,所以賣票賣得很慢,直到開演前十分鐘觀眾還大排長龍。

電影只有一小時六分,就我這個非角落生物粉來說,覺得情節很輕淡、拼貼,看到中途有點想睡覺。但就兩千這樣的鐵桿粉來說,就覺得很好看。因為片中有角落生物們的各類造型,還有新角色──超萌超可愛的小灰雞,因此她們感到完全值回票價。總之,這是一部精準設定年齡層及專門拍給鐵桿粉的電影。

文章標籤

楊子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